烟台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

作者: 时间:2013-12-02 点击数:


 为贯彻落实全国、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,进一步加强我校人才队伍建设,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,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、能力强的人才队伍,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,结合学校实际,现就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。

一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     

学校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,人才队伍建设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,队伍结构和综合素质明显优化和提升,形成了一支能够基本满足教学、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人才队伍,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学校事业发展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是突破学校发展瓶颈,加快内涵发展,确立学校人才竞争比较优势、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任务。要强化忧患意识,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全方位、多层次、整体性地推进学校人才队伍建设        

二、指导思想、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     

(一)指导思想      

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,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,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,牢固树立“人才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”的思想,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,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团队建设为重点,以提升人才创新能力为关键,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根本,以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,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,提升人才效能,努力建设结构优化、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,为学校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。      

(二)总体要求      

认真贯彻落实全国、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、山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,用战略眼光思考谋划人才队伍建设,研究影响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,深入推进“1512”人才工程,不断探索人才队伍建设规律,创新人才工作思路,强化人才工作措施,提高人才工作实效,做好人才引进、人才培养、人才使用、人才服务等各方面工作,全面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。      

(三)基本原则      

1.优先发展,以人为本。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,优先布局,优先发展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,支持人人做贡献、人人能成才,形成各类人才辈出、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。      

2.突出重点,兼顾整体。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水平团队建设为重点,着力培养和造就数量较多的学科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,统筹兼顾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。      

3.创新机制,优化环境。把创新机制作为人才发展的强大动力,通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,搭建人才成长发展平台,强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,创造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。      

4.培养和引进并重,以用为本。坚持以用为本,不求所有、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,把使用好现有人才、培养好急需人才、引进好高水平紧缺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工作的中心内容。      

三、突出重点,把握关键,整体推进学校人才工作      

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要针对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,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,实行重点突破,以点带面的策略,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。      

1.解放思想,创新人才工作思路。要认真研究国内外人才流动、人才成长、人才使用等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,围绕学校的发展需要,结合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,进一步解放思想,摈弃陈旧的、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,围绕构建“定位明确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、规模适度、管理规范、可持续发展”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,不断创新和积极探索人才工作新思路、新途径和新方法,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,促进人才队伍规模和结构的全面优化。      

2.做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研究和制定。围绕办学目标并根据学校发展实际,做好学校以及各学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制定。要正确处理当前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关系,近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的关系,认真分析和研究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结合新形势下的新情况,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,有针对性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、工作重点、改进措施等,有计划、有步骤、有措施地推进人才工作。      

3.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。高水平、高层次人才是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,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。要重点做好引进和培养两个环节工作,一是进一步优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环境,研究提出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,建设好人才发展平台,增加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,汇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。二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,选拔培养一批学术造诣深厚、创新意识强的学科带头人,采取有力措施,加大支持扶助力度,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,有计划、有重点地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人才。      

要抓住 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”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山东省“万人计划”、“泰山学者”、“首 教授”等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的机遇,充分利用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外部平台,努力使学校更多的优秀人才跻身省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行列。      

4.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效能,改善人才队伍结构。人才引进是解决学校人才紧缺最现实、最快捷、最有效的途径。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人才流动规律,不断改进工作方法,创新引进方式,提高工作的实效性。人才引进要注重人才引进的结构和层次,重点引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、高水平海外留学人才、优秀青年拔尖人才,优先引进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等发展建设的急需人才。各学院要充分发挥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,采取有效措施,积极主动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。      

积极探索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智相结合的有效方式,加强以才引才和团队式引才,坚持人才的长期引进和外聘、兼职相结合,建立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,采取柔性引进政策,按照相对稳定、合理流动、专兼结合、资源共享的原则,通过聘用校外兼职教师、面向企业和科研机构招聘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和高级专家、招聘外籍专家等多种方式,建立丰富多样的用人机制,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。      

5.加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,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。要科学制定教师培训规划,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素质培训,将阶段性培训转变为终身培训、单一专业教育培训转变为多样化能力培训,强化对教师获取新知识能力、知识传授能力、“双语”教学能力的培养,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。要通过明确学科归属和团队归属、探索积极有效的科研组织形式、发挥传帮带作用、倡导团队合作、鼓励创新风气等多种方式,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。通过鼓励外出攻读学位以及到国内外高校、研究机构进修等方式,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。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实验室、基地、企业开展科学研究,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。      

6.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,构建良好的人才梯队。中青年人才是学校的未来,优秀的后备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是学校的希望。要把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,采取及早选苗、重点扶持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,通过实施中青年学术带头人、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,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的支持力度等,为青年人才拓宽发展空间,创造成才机会,促使中青年人才快速成长,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团队,不断优化人才梯队结构。      

7.加强团队建设,发挥人才集成合力。要鼓励团队协作,完善各层次创新团队建设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等管理办法,探索有利于创新团队发展建设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。要优化资源配置,确定一批重点建设的优秀团队,加大支持扶助力度,提高团队建设的活力,促使较多数量的优秀团队快速发展,更多的人才以团队为支撑争取高水平项目、取得高水平成果,不断提高高层次团队建设水平,带动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。      

8.要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,为吸引人才、凝聚人才创造条件。省级和校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技术转移中心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各类平台载体,是吸引、培养、用好人才的主要依托和重要支撑。要从学校实际出发,采取有效措施,加强各类平台的建设,努力打造一批立足学校实际、面向全省和全国的高水平人才平台。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山东省重点人才工程建设平台,使之成为学校吸引凝聚人才、发现人才的重要载体。紧紧抓住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”国家战略等实施的契机,加强与重点企业、国家级科研院所、重点实验室、技术中心的合作,为学校优秀人才发挥作用、出高水平成果拓展新的平台。      

9.紧抓机遇,提高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。抓住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渐成大潮的机遇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、更加优惠的政策、更加优良的环境,吸引更多的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来校工作,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。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,完善教师出国资助办法,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工程,加大投入,拓宽渠道,有计划地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外著名高校、实验室访问、研修或进修学习,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对外学习交流,使更多的人才具有国外学术经历和国际交流能力,加快人才队伍的国际化进程,适应学校进一步发展需要。      

四、深化改革,创新体制机制,不断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活力      

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,用好用活人才、提升人才工作效能取决于科学务实的政策和灵活有效的机制。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,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实践,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与学校发展需要相适应,作为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努力建立富有特色、符合实际、有利于人才事业发展、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更加科学、更具活力的体制环境。      

1.坚持以人为本,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。全面实施以岗位责任和岗位聘任为核心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,强化岗位管理,以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,强化竞争激励机制,进一步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,形成人才聘用的择优和淘汰机制,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分类、分层次管理方式,努力做到人事相宜、事职相符。      

2.建立健全科学、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。人才评价是发现人才、选拔人才、培养人才及合理使用人才、确定人才薪酬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的依据,制定全面、科学、客观的人才评价体系,有利于激励人才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,激发人才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巨大热情,倡导积极进取、勇于创新的良好风气,保持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。建立人才评价体系要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,确定由品德、知识、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评价标准,细化和量化评价指标,改进评价方法和规范评价程序,保证评价结果真实有效,建立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机制,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。      

3.积极探索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薪酬制度。结合绩效工资改革,切实贯彻“多劳多得,优劳优酬”的分配原则,坚持效率优先、兼顾公平,加大对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,使人才的薪酬水平与岗位职责、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相匹配,强化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,完善能够体现人才价值的薪酬分配制度,吸引、稳定和激励优秀人才,营造公开、民主、平等、竞争的学术环境,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。      

4.加大投入,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。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投入,是效益最大的投入。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力度,通过设立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等专项基金、人才工程建设专项资金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等,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经费保障机制。      

五、加强领导,做好人才服务,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     

1.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和落实机制。学校要定期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,及时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。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,组织对重大政策、重要问题、重点工作的调查研究,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。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,各学院和各部门发挥各自职能,协调配合,努力形成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。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工作检查和督办机制,使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切实得到落实。      

2.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,充分调动学院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要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,加大对学院人才工作的考核力度。学院党政一把手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,学院领导班子要把人才工作放在事关学校、学院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,全力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,全方位为人才工作创造有利条件,采取有效措施,关心人才、发现人才、集聚人才、培养人才、用好人才。      

3.关心人才成长,营造良好环境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识才爱才用才,以宽广胸怀、民主作风、科学方法,带头做好培养、发现和使用人才工作。各部门和各学院要着力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、工作环境、生活环境上下功夫,努力使各类人才干事有平台、发展有空间,使人才的创新才能得到充分发挥。      

4要加强师德和学术道德建设,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。进一步落实《烟台大学师德规范(试行)》的任务和要求,强化师德教育,多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,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,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院和教师的考核体系,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、职务聘任、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,提高师德建设的科学化、制度化水平。

5.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做好人才服务工作。要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和各项人才政策,加强创新文化、校园文化建设,营造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,团结协作、勇攀高峰的学术氛围,努力建设鼓励人才干事业、支持人才干成事业、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校园环境,以团结、温馨、奋进的氛围凝聚人才。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,强化以人才为本、为人才服务的意识,简化办事程序,坚持“事业留人、感情留人、待遇留人、制度留人”理念,及时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,使他们全心投入工作,不断提高人才服务的质量。

(责任编辑:烟台大学-人事处)



联系我们:人事科:0535-6902433(人事档案室:0535-6901941);人才办:0535-6902431;劳资社保科:0535-6902432、0535-6902480;岗位管理科:0535-6902633、0535-6905223

友情链接: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   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    山东省教育厅     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
Copyright© 2015  www.ytu.edu.cn  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   人事处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烟台大学办公楼228室